顶点小说 > 都市小说 > 重生电子帝国 > 第518章 以彼之道


“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,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。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,也会以上百公里的速度朝四面八方移动,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进而结冻,从而改变许多原有的特性!因此我希望通过一种特别的方法,来对原子进行冷却!比如通过激光来制造一个非常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,原子一旦陷入其中,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,从而变得容易俘获!”

        侃侃而谈的男子穿着一身青色西装,带着一付大框眼镜,造型非常像九十年代国内著名的情景剧《我爱我家》中,那个长子贾志国的形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朱教授,您研究的激光制冷捕捉技术,能在哪些方面取得实际应用?”虽然对方长篇论述中大量的专业术语,让李轩听得非常吃力,但他依旧饶有兴致的问出了,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果我们能对原子进行捕捉,就能对其进行精准的测量,特别是做‘重力测量’!它的应用非常广泛,比如可以用于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,以及观察油田的内层,从而极大降低石油勘探的成本!它还可以应用在生物领域上,帮助我们解读去氧核糖核酸(DNA)的密码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一边说着,一边悄悄留意李轩的神色。但他发现李轩脸上的笑容一直淡淡的,并没有因为他的描述,而露出一丝特别的神采。这样朱迪文的心中不由暗暗苦笑,自己雄心勃勃准备研究的领域,最大的应用正是在石油勘探和生物技术领域,但这两者都与东方集团的主营业务没有任何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,我们借此研究‘原子激光’,对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同样有很大的帮助!”朱迪文尽最大努力进行补救道,“东方集团旗下的RCA公司,在卫星制造领域有很深的造诣。这项技术同样可以用来测量万有引力,以便实现更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!”

        科学家们也并不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,特别是像朱迪文这种还未成名的科研人员,获取经费的能力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接下来的科研成就。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从伯克利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,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,然后加入AT&T公司进行量子电子学方面的研究。量子电子学是从五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新学科,它最为人熟知的代表就是激光。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从1978年加入AT&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后,只花了五年时间,就成功晋升为量子电子学部主任。但他这次却毅然从AT&T公司辞职,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来香港任教。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之所以选择离开AT&T公司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贝尔实验室近些年来,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渐减少。实验室更愿意把钱投向应用技术领域的研发,鼓励研究员们开展那些更容易带来利润回报的项目!

        而朱迪文的原子制冷技术,显然不受AT&T公司的青睐,所以他干脆选择另谋出路。除了来香港之外,朱迪文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,斯坦福大学之前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。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如果留在美国,将会成为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教授。但香港中文大学却开出了更好的条件,不但愿意聘请朱迪文担任物理系主任,还愿意为他建设一个高水平的量子电子学实验室,全力支持其在原子制冷技术方面的研究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洛杉矶飞往香港的旅程长达十几个小时,李轩的波音747专机上,只有他和朱迪文两个乘客。朱迪文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,自然希望极力与世界首富拉近关系。如果他能与李轩能成为朋友,那么他以后向东方集团化缘就容易多了!

        朱迪文正在兴致勃勃的讲述各种科研界趣闻,但他并不知道李轩对自己的大名,其实早就已经如雷贯耳!另一个时空中,李轩赴美留学时,正是朱迪文学而优则仕的人生最高光时刻。他被奥黑任命为能源部长,成为全美华裔中最杰出的代表!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朱迪文另一个重要的成就,正是他之前详细向李轩解释的原子制冷捕捉技术。正是这一研究让他荣获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,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殊荣的第五位华裔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现在的朱迪文,还不是十年后那个名满世界的诺奖获得者。现在的他除了在量子电子学领域拥有一定的名声之外,普通人知晓他的还真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香港志文大学之所以愿意为朱迪文,开出物理系主任加一间高水平实验室的价码,也是因为看中了他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造诣。朱迪文的加盟,可以为中大物理学系增设量子电子学科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实际上中大对朱迪文的挖角行动,背后也有李轩推动的因素。去年的诺奖颁奖季,全球华人社会被华裔化学家李远择先生,荣膺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所引爆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于之前的李政道、杨振宁和丁肇中,这位李远择在国内可谓是籍籍无名。至少像李轩这样受国内正统教育长大的人,前世的记忆中根本没有对这个人的任何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轩甚至还一度以为是自己的穿越,对历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。实际上李轩有些太高看自己了,这位李远择确有其人!只不过这位仁兄后来还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-湾从政,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泛-绿人士,国内自然不会对他进行任何宣传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因为去年的诺贝奖,李轩却一下子联想起了朱迪文这个人物。诺贝尔奖通常奖励的是基础研究领域,这些成果其实很难给东方集团带来直接收益。这也是像贝尔实验室、IBM实验室等全球知名的商业实验室,开始逐步削减基础研究领域经费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,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。这要求AT&T、IBM等公司,不得不对科研经费的利润转化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!当然,基础研究并不是没有意义,实际上所有的实用性研发,都是建立在基础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李轩从成立东方电子公司开始,就坚定不移的走技术研究型企业的道路。东方集团在科研上的投入,历来是不计成本的。但东方集团同样面临着,实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之间的取舍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东方集团现行的做法是把两者分开,集团自身旗下的东方研究院,主要专注于实用领域的研发。研究院攻关的项目,基本都是有清晰市场前景的终端产品和技术,比如移动通信技术、液晶技术等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对于基础研发领域的投资,东方集团选择与大学进行合作。在东方集团的推动下,港府在去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基金,每年将从财政预算中拿出10亿港币,作为扶持香港科研开发的专项资金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八六到八七财政年度,港府的财政总收入为500亿港元左右。也就是说港府仅在一个科技研发资金上的投入,就占到了年度财政收入的2%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重大城垛完全是东方集团,联合香港学界和政界,共同推动的结果。李轩在过去的这几年中,正在不断的扩张自己对整个香港社会的影响力,其中学界历来是与东方集团联系最紧密的团体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东方集团成立之初,李轩就毫不吝啬的大规模向香港教育事业捐资。虽然其中中大作为李轩母校的关系,分得了其中最肥美的一块蛋糕,但香港的其他高等院校也收获了大量的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就连香港的中学也获益匪浅,比如全港所有的中学,都有至少一间由海川基金会捐赠的电脑教室。李轩撒出去的这些钱,自然不会是打水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大量科研成果的回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,更重要的香港学界一直非常有默契的,配合东方集团向港府施压,要求其加大对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政商不分家,东方集团近几年同样一直积极的向香港政-界渗透。香港的回归问题早已尘埃落定,但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角力其实从未停歇。特别是港府近年来开始加速推动两局议-员的直选,更是遭到了国内方面的强烈抵制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毕竟在不断临近,这也导致了港府的权威性不再向从前那么不容置疑。东方集团开始支持以钟思远等为首的有识之士,以中间派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,希望谋求香港长期可持续的繁荣稳定!

        此外东方集团对香港舆论的引导能力同样不容小觑,全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——亚洲卫视,全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——《南华早报》,全港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——《信报》,香港老牌的严肃报纸——《明报》,以及香港近年来发行量增长最快,已经挤入全港报业销量前三甲的大众性报纸——《天天日报》,李轩在这些传媒公司中,或全资持有、或部分控股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别看李轩已经很久没有就香港的任何事务发表过公开观点,但明眼人都很清楚,他的影响力比起几年前,有过之而无不及!

        鉴于香港大学学位紧张,港府去年原本有意启动第三所大学的筹备工作。另一个时空中,被称为“劳斯莱斯大学”的香港科技大学,正是从1986年开始筹建。到1991年建成时,香港科技大学整整耗费了35亿港币的巨额资金,引来香港舆论一片哗然!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一世,香港科技大学的筹建计划刚一提出,就遭到了香港学界和政界的强大反对之声。香港舆论普遍认为,与其从头开始去兴建一所新大学,还不如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在舆论近乎一边倒的压力下,前任总督尤德爵士只好做出妥协,放弃了成立香港科技大学的计划,转而扩大港大、中大的办学规模,同时把香港理工学院升格为香港理工大学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阻挠香港科技大学筹建的幕后主角,其实正是李轩。之前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筹建,已经让他清楚体会到了香港速度和深海速度的差距。如果按照港府的方案来从无到有的筹建一所新大学,就算速度再快也需要四五年的时间,而真正能培养出第一批人才,至少是七八年之后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并不符合东方集团的利益,要知道时间越往后推移,李轩重生金手指所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小。所以趁着李轩的重生优势还有用的时候,东方集团必须争分夺秒的发展!所以对李轩来说,把钱花在现在这些大学的头上,才更能立竿见影的取得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对港大、中大、理工学院来说,如果增加一所新大学就意味着,未来又多了一个向港府申请办学经费的竞争对手。所以在东方集团的唆使和串联下,几所大学的高层很自然的走到一起,协商出一个更有利于大家利益的替代方案,那就是共同瓜分建设新大学的所有资源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只是香港学界在串联,港府还可以强行压制。但香港立法局和行政局中,同样有强大的反对之声!这就让港府有些难办了,因为英国方面一直都在有计划的,加强立法局和行政局的权利,以便将来牵制新的特-区政府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现在部分持中间立场的议员们,反而先联合起来与港英当局唱对台戏!更何况这些政客的背后,还过挟着大量民-意!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根据《明报》援引一位教育专家的分析,如果把建设香港科技大学所需的资金,投入到扩大现有各所大学的规模。港大和中大明年就能增加10%的学位,而香港理工学院如果可以升格成香港理工大学,三年内所能提供的学位更是可以增加一倍!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消息一出,瞬间就激发了应届考生和家长们,以及香港理工学院的学生们的热情。前者看到了自己可以获得更大的考上大学的机会,而后者则看到了让自己的高级荣誉文凭晋升为本科文凭的希望。因此在某些有主见的人组织下,港督府前立刻聚集了大批请愿的人群!

        港英政府从来就是一个独-裁的殖-民政府,港督的任何决断从来无需考虑香港市民的意愿!但既然英国人在拍屁股走人前,想要玩一把民-主,李轩正好如其所愿!

        唐宁街希望把煽动起来的自-由民意,甩给将来的特-区政府。而李轩则借机让英国人自己,先领略一下其中的滋味,从而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!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bkxsw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kxsw.cc